查看原文
其他

澜顶:在成都的“世界美食地图”上,我们标记了来自美国的Cajun。

黄曦 一筑一事 2022-03-22


大多数人对于加州的印象,大抵都是从一部电影或是一首歌开始的......

 

1966年,The Mamas & The Papas的一首《California Dreaming》,带着来自西海岸的阳光,沿着海风轻拂的一号公路,从西方的《阿甘正传》一路狂奔到了彼岸东方的《重庆森林》。

 

那个温暖无忧的冬日,成了人们对加州的最初印象。

 

而就在这条公路沿岸,还藏有一个自50年代起就开始被众多好莱坞电影与名流亲睐的海滩城市——Malibu。


(图片来自INS@malibudebut)


《初恋50次》中暧昧的Drew和Adam在此留下了悸动的初吻,《魔女游戏》中遭遇排挤的萨拉在此释放了潜藏的超能力,最为人知晓的,是《加勒比海盗1》中伊丽莎白在海滩灌醉杰克船长的经典桥段。


裸露的礁石耸立出海面,27英里长的太平洋海岸主线沿着海滨延伸。这座建立于1991年的小城,曾是印第安土著Chumash部落的领地,而“Malibu”在印第安语中本身便意为"一片响声轰鸣的海滩"。

 

但与加州其它海滩不同,这里没有十号公路尽头Santa Monica State Beach的喧嚣繁杂,没有Hermosa Beach的奢华璀璨,也没有Venice Beach的风情万种……

 

Malibu的海滩更贴合于自然,静然地栖息于山海之间,也像生活在此的人,充满了野趣昂然的热烈与自由。


图片来自INS@lyndseybowers

图片来自INS@hannahroeloffs



怎么才能把加州的阳光带回来?


和多数人相同,老房在留学Malibu之前,对这座城市的印象都是源自各番好莱坞大片中的海滩盛况;而当他置身于此时,才发现这其实是Malibu人的一种天性使然。

 

无论何时,路边随处都可以看见帅气的肌肉型男开着皮卡载着滑板奔向沙滩。在这里,极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不一头扎进金色海滩。

 

老房起初也曾对这种慢调生活感到过怡悦,但随着日子久了,那些为人欣羡的阳光沙滩日渐变成了他眼中的一种日常。


这种平淡甚至乏味逐渐蔓延,进而在饮食上愈演愈烈:


“美国这么大,竟然找不到什么好吃的本土菜。”


图片来自INS@malibudebut

图片来自INS@massimoradicalspot

Malibu海边遍布可享受brunch的海滩餐厅,INS@emmagraceharrod


直到某天,老房在外出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家Cajun料理餐厅,与过往在美国吃到的快餐、西餐甚至山寨中国菜截然不同,Cajun料理无论是一见钟情的卖相,还是回口辛辣的味道,都让他对其欲罢不能。


这种在加州大行其道的美国本土美食其实本源自墨西哥湾新奥尔良市,但在阳光和热情下的加州得到完美呈现,进而受到了身在这里的美食爱好者们的狂热追捧。


由于Cajun餐厅聚集的洛杉矶与老房所在的Malibu相距40公里(车程约1h),来往多少有些不便。


也是因为这个缘由,让此前对美食毫不感冒的他,为了那一口的执念开始认真研究起食谱来。


Cajun料理的历史要追溯到18 世纪,那时有一批法国移民被英国人赶出了加拿大,一路向南流亡到了密西西比河旁的路易斯安那州。于是,他们用当地盛产的海鲜食材,创造了一种混合法国菜、印第安菜等各国风味的Cajun料理。图片来自网络。


周末起早去海边的seafood market买回新鲜海鲜,各番调料上阵开始在家捣腾。为了将cajun的味道最大程度还原,食谱也在不断地尝试中得以改进。


再后来老房做的Cajun味海鲜已变成了和朋友聚餐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式,垫餐纸往茶几上随意一铺,众人毫不顾忌地席地而坐,开始徒手剥壳去皮,吃完之后余下小山似的残骸再一卷布扔掉。


他未曾想过,在日后关于Malibu的记忆中,朋友间不顾形象的吃相,倒成了自己脑海中最为生动且深刻的画面。


Cajun料理,图片来自网络。


“回国之后突然有了开一间餐厅的想法,除了想把Cajun料理带回来,最主要的还是想和其它人分享加州这种自由无束的生活态度。

 

于是763天前,成都第一家Cajun风味的美式餐厅“Blue Roof澜顶”开在了新希望路的某个内院小广场里。

 

选择在这样具有“社区感”的一个广场空间里,而不是人气商圈或综合体中,是因为老房认为这一点与加州的餐饮布局很相似——好的餐厅总是散布在各种Plaza中。

 

“像是Malibu夜幕降临后空荡的人行道旁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推开门又是满满的烟火气,这就是我想要的澜顶。”


马里布夜景,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老房为什么把他的梦之餐厅放在了成都,有很多种说法,但有几点毋庸置疑:

 

成都,作为中国著名的“耍都”,跟加州自由休闲的城市氛围的确有几分相似;再者,在成都的“世界美食地图”上,也正好空缺着一块属于Cajun料理的位置。


而味道劲辣的Cajun料理在这里与同样以辣著称的四川料理——例如火锅,定会有一次味蕾上的碰撞。


最初Blue Roof澜顶的外立面与局部室内图。



“耐看”与“好看”有什么差别?


与Cajun料理相契搭的建筑空间,是另一个不容小觑的课题。

 

“我们很相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做,但当我也亲身参与其中时,才会知道这家店为什么要变成这个样子,它要表达什么,这些不是靠复制外表就能明白的,而更多是对使用者的一种体察。”

 

在经营了一年之后,老房和澜顶团队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知名空间设计团队操刀设计的作品基础上,对空间进行一次有限改造,目的是“用餐的人更舒服”。

 

而正是这个经营一年以后的改造,才真实传递了老房对餐厅的理解。这个时候,或许他才真正蜕变成了一名新晋的餐饮人。


平面布置图(原)—1F

平面布置图(原)—2F


 明亮感 

 

“在大家固有的印象中,成都是很少有大晴天的。”怎么能拥有一家明亮的店?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进门的位置原本位于靠近厨房的右侧,来往的自然光与食客都需要转一个弯才能到达室内。澜顶团队随即减少了户外用餐区的桌数,将门的开口处改为在了可与户外入口的玻璃幕墙直线相接的中部。

 

若是恰逢阳光甚好的时候,从内里向外望,定还能看见进门的人身子四周裹挟、散发着一周环的橘黄色光晕。


原来门的开口位置正对着一条长型的狭道,光线只能局部进入室内。

将原有门的位置用木格条与玻璃封住,改为两个窗边的高脚台,以便每天下午可以在此独享阳光。


为了进一步增加明亮的氛围,这一次团队选择在空间上做减法,进门之后一层的吧台与酒柜被全数拆除,收银台也被往内挪至到底。


刚开始,往日里爱喝酒的老客人还会叨念着以前在这里贪杯的日子,但时间久了也就发觉,其实酒也并没有少喝一滴。


当空间的布局变得开敞简明之后,原本独自一人的小酌便渐渐变成了朋友间更为豪迈的推杯换盏。


原有的吧台区占据着一楼中庭与右侧近乎三分之一的区域,但在改造中被撤除,空间的使用功能减少的同时,增加了视野的开阔性。

收银台的位置从进门口的位置往内挪至到最内里,背后墙面上的绘图也从原本的意象泼墨变成了更具个性的涂鸦。



 会呼吸 

 

空间最自然而舒适的姿态,是可以身在其间畅口呼吸。

 

将吧台与酒柜撤除之后,两层楼之间便留有一方天井,最初旨在做一个与海浪相关的造景——顶部的射灯透过一块凹凸玻璃,地面会随之形成阵阵涟动的水波纹。


但由于玻璃厂家无法达到预想效果,且阻碍了上下两个空间的贯通性,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


取而代之的是缀挂在半空中的泡沫浮云,从底楼向上而望,一朵朵悠悠白云载于蓝色幕顶之下,曾经的“沧海”便变成了如今的“晴天”。


天井上方安置了玻璃隔板,是为了起隔断作用的同时,也使得空间更为立体。


空间上的减法也被沿用至二层,但它的玄妙之处不再是将人与人公共接触的交集空间放大——


除了减少了整体的桌数,还在原本的“大平层”中设置了不同功能区域间的隔断——吧台区、卡座区、多人用餐区、聚会区。


有目的性地控制着共处在同一空间的总人数,这看似是一种流量的减法,实则却在无形间递升了每个人与空间相处的自由感与舒适度。


二楼原本没有设置任何隔断,后期被划分成为聚会区域和小桌餐区。

减少了楼梯左侧四人餐桌的数量,转而用一张大长桌与沙狐球桌搭建出一个可供多人聚会的独立区块。


而二楼最初是处于完全封闭的盒盖状态,底层的热潮会挟裹着一些莫名的杂味上移,即便在已经使用了新风系统的情况下,身处其间的人仍会感到来自呼吸的不畅感。


故而,不得不再次打破原有的设计,在原本固定的玻璃外墙上开设窗户,以保证内外空气的流通性。


几盏烛台、几捧花束,清爽的几缕晚风从旁轻然吹过,紧接着,便会悠然地带走几丝相互围坐时的拘束与怯意。



 手作的温度 

 

“澜顶的第一眼并没有到让人惊艳的地步,但如今回过头看,我们觉得它还是挺耐看的,至少里面有很多我们自己的痕迹。”


天井处弃用的整块玻璃被猛然砸掉,转眼间就变成了三麻袋的碎渣。澜顶团队决定把它们利用起来,“如果把这些玻璃渣拼成一幅墙绘,会不会很酷?”


随即开始戴着手套扒选合适的碎片,尺寸最大的也仅不过指甲盖大小。从挑选材料到粘贴完成,整个过程一直持续了近十个小时,“虽然大家累到都在家躺了一天,但还是蛮有成就感,看着室内的光明显提亮了。”


或许,这也算是一场圆梦。这些正在墙上熠熠生光的蓝色精灵,自当初一开始,不就是欲要投身海洋的么?


二楼幕墙改造前是一幅手绘的海岸图,但是颜色有些过深,导致室内光线暗沉。

澜顶团队在粘贴二楼墙幕。

改造后的二楼幕墙变成了一幅由玻璃碎渣粘贴的海浪图。


“其实,除了壁画是我们从洛杉矶集市里淘来的,澜顶里还有很多属于我们原创的记忆。”


譬如楼梯口波浪形的灯幕,也是团队当初为了增加照明而临时决定的。


调和气味难闻的云石胶,倒还不算是太苦的差事,但因由石材墙凹凸不平,所有灯管只有采用胶水在墙体上试点的办法一根根往上粘,且这其中毫无捷径可寻。


石墙改造前

石墙改造后


很多时候,若我们单讲“空间需要温度”这句话时,的确甚为空泛。


但当你清楚每一个角落的筑构缘由,了解每一寸空气的呼吸流向,那你决定进行的所有改变,大抵都是基由“人的舒适与情绪”而出发。


即便它们看似都是一个个微小的细节,空间最令人长情的魅力之处,不就正是有了如人一般的温柔与细腻么?




成都是另一个加州?


前几日,有位来自华盛顿的美国人到澜顶就餐,这位东海岸人从未去过西海岸的加州,只是听朋友说起过几个关键词——放松的节奏、热情的人们、包容的城市。

 

“来了成都一些时日,我感觉或许这就是朋友口中加州的样子吧,慵懒自在且又充满善意。当然,除了这里的天还不够蓝。”

 

这是当初老房之所以会放弃纽约式的上海,来到成都定居的一大缘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苏人,如今他早已习惯于在巷弄街边寻觅美食。

 

“这间没有分餐制的美式餐厅,还是更适合生长在没有冷漠隔阂的成都。”



“初次见面或者不熟的人来这里会很尴尬,大家距离很近地一起徒手吃饭;但和亲近的人来就很舒服,直接放飞自我就行了。”


当服务生将整盘海鲜端上桌的那一刻,Cajun的香辣味混合着馥郁的黄油香息,会瞬间由鼻尖窜入,直直冲向你的后脑勺。


相围而坐的人松开纽扣、撸上袖子,轻咬开帝王蟹脚的脆壳,温柔剥去厄瓜多尔对虾的外衣......


此刻,所有人都无需再顾及平日里的那些冗杂规矩,静静享受食物、情感所带来的纯粹,便好。




.

.

.


澜顶存在的意义再不单是一间贩卖Cajun food的海鲜餐厅。


之于澜顶而言,它想传达的既是一种与人们刻板印象中传统东岸美式不同的加州式热情,亦是一种与成都这座城市相为契合的随性气质。


当一间餐厅与人产生了某种连接之后,它便会萌生出更多关乎于人的情愫;而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腻之处的温度,会让每一次的前往变成一种归来与日常。


而之于Cajun,源自墨西哥湾的新奥尔良,光大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州,又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西部的成都——这种料理,总是能找到那些喜欢自由自在的人。



 空间灵感 


在Malibu平静的海边,

停靠着一方双层船埠;

船屋整夜灯火透亮,

其间不时传出人们 

杯盘交叠时的欢乐之音。


.

.

.


END



 空间志089档案 


拍摄

发布

空间类型

空间面积

空间设计

空间位置

  


1803

180412

餐厅

225㎡

ARCHETYPE 元太室内设计(原)

成都市武侯区新希望路4号曼哈顿广场内


 创作团队 


策划

撰稿

摄影


栏目

  


牧之

黄曦

Icy©️ZIPART,或由ARCHETYPE 元太室内设计、澜顶提供,或来源于网络

 空间志 /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

延伸阅读

那些有态度的餐厅


THE BRIDGE:如恩设计与华人名厨,千年古桥的有机更新。

⚲ 成都 2018 / 02

她默默收下一堆“颜控级吃货”的膝盖。

⚲ 成都 2016 / 07


凡一筑一事刊载的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如违反上述声明,一筑一事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